http和tcp连接小记
http和tcp连接小记⌗
TCP 短连接与长连接⌗
短连接与长连接的关键区分在于,是否复用TCP连接
,短连接每次使用完毕都会释放连接,长连接则会将连接放入池中,等待下次使用。
所以实现长连接一般都会有几个关键参数:
最大连接数
: 其实就是连接池中保存连接数上限过期时间
: 当请求数下降时,我们没有必要再维护这么多连接,所以我们需要给每条连接设置过期时间,当过期后及时从池中移除
在 http1.0
协议中,需要指定 Connection: keep-alive
来启用 TCP 长连接,http1.1
中已经成为默认值,无需指定,但是很多浏览器依旧会发送这个字段来兼容一些遗留的 web 服务。
这里可能需要区分另一个用于 watch 结果的实现方式,我们知道一般有三种方式: 短轮询, 长轮询, websockt,长轮询当中会把请求 hold 住一段时间,让其也变成了 http 协议上的长连接,但是并不是我们 讨论的 tcp 协议上的长连接
长连接消息的传输⌗
传输编码:Transfer-Encoding
, 内容编码: Content-Encoding
在长连接当中,由于连接不会断开,所以客户端无法知道消息是否已发送完毕,所以出现了 Content-Length
字段来告诉浏览器消息已传输完毕。但是很多情况下要计算出完整的响应体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,为了计算出这个字段,我们需要把内容全部加载到内存中,这种实现非常不友好。所以出现了 Transfer-Encoding
,一般为 chunked
代表分块传输。它不但解决动态内容长度的问题,同时还可以配合内容编码 (一般为 gzip
or deflate
or br
,其中 br
是google 2013 产出的,具有更好的压缩效果,但是兼容性较差,很多库都尚未实现 ) 进行边压缩边发送而无需预先知道压缩之前的内容大小。
分块格式⌗
如果一个HTTP消息(包括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消息或服务器返回的应答消息)的Transfer-Encoding消息头的值为chunked,那么,消息体由数量未定的块组成,并以最后一个大小为0的块为结束。 每一个非空的块都以该块包含数据的字节数(字节数以十六进制表示)开始,跟随一个CRLF (回车及换行),然后是数据本身,最后块CRLF结束。在一些实现中,块大小和CRLF之间填充有白空格(0x20)。 最后一块是单行,由块大小(0),一些可选的填充白空格,以及CRLF。最后一块不再包含任何数据,但是可以发送可选的尾部,包括消息头字段。 消息最后以CRLF结尾, 例子:
25
This is the data in the first chunk
1C
and this is the second one
3
con
8
sequence
0
更详细内容参考:分块传输编码, HTTP 协议中的 Transfer-Encoding
很多语言都封装了完善的库来帮助我们完成 http 请求,导致我们很多时候都不知道 http 传输时的一些细节。实际上,这相当重要,会影响到 http 传输的性能。比如:
- 给出更大的 buffer 空间,你就会赢得更快的传输速度 (不超过带宽),但是牺牲更多的空间。
- 如果 buffer 小于 chunk 的大小,那么会导致单个块传输效率更低甚至在某些库下会发生错误。
内容压缩⌗
上面提到了 Content-Encoding
,对于文本文件,内容压缩是一个非常好的处理方式,以 gzip
为例,可以降低 50 ~ 60% 的传输带宽,但是缺点是会增大CPU消耗。
一般内容压缩都会搭配 分块传输 一起使用,以实现边压缩边传输的流式传输能力。
TIME_WAIT 状态⌗
TIME_WAIT
状态是在四次挥手后,主动断开连接的一方会出现的状态,通常等待两个MSL时间 (http规范为2分钟,但现在多数实现为30秒,所以一般等待一分钟)会进入最后的CLOSED
状态。
被动断开的一方会直接进入CLOSED
状态。
Nginx
中设置长连接可以有效避免 TIME_WAIT
产生;之前很奇怪为什么连接上游服务时,Nginx
却会产生TIME_WAIT
的连接,后来仔细想了想,一般场景中,无论调用方还是请求方,对连接都会有Close
的调用,防止内存泄漏,所以谁先关闭都是有可能的。
Nginx
设置长连接可以参考:Nginx Upsteam 以及 支持keep alive长连接
值得注意的是,Nginx
的keepalive_requests
要和keepalive
一起使用才会有效果。
keepalive_requests
指当长连接被使用多少次之后就会释放该连接,按照官方文档说法,周期性地释放连接是必要的,这样才可以释放每个连接所申请的内存。
keepalive
指保持多少空闲连接在缓存中。
SYN_RECV 状态⌗
当 Client 发送了 SYN 包,SEVER 端回复 ACK 则会进入该状态。 目前,Linux下默认会进行5次重发SYN-ACK包,重试的间隔时间从1s开始,下次的重试间隔时间是前一次的双倍,5次的重试时间间隔为1s, 2s, 4s, 8s, 16s,总共31s,第5次发出后还要等32s都知道第5次也超时了,所以,总共需要 1s + 2s + 4s+ 8s+ 16s + 32s = 63s,TCP才会把断开这个连接。由于,SYN超时需要63秒,那么就给攻击者一个攻击服务器的机会,攻击者在短时间内发送大量的SYN包给Server(俗称 SYN flood 攻击),用于耗尽Server的SYN队列。对于应对SYN 过多的问题,linux提供了几个TCP参数:tcp_syncookies、tcp_synack_retries、tcp_max_syn_backlog、tcp_abort_on_overflow 来调整应对。
Socket连接⌗
可以由一个五元组来定义[ 源IP, 源端口, 目的IP, 目的端口, 类型:TCP or UDP ]
,每个连接在 Unix
中会占用一个文件描述符(FD
)
关于TIME_WAIT
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:系统调优你所不知道的TIME_WAIT和CLOSE_WAIT
LVS(IPVS) 的长连接问题⌗
Linux 对于长连接有自己的保活机制,在一个 TCP 连接一段时间不活动后则尝试发送探测包,如果探测失败则移除连接 查看 Linux 保活时间
sysctl -a | grep keep
net.ipv4.tcp_keepalive_intvl = 75 # 长连接探测包的间隔(s)
net.ipv4.tcp_keepalive_probes = 9 # 判断为失败的次数
net.ipv4.tcp_keepalive_time = 7200 # 空闲多少秒之后开始进行探测
值得一提的是KeepAlive并不是 TCP 规范的一部分,但是基本上操作系统都实现了它。但是光操作系统层面的设置其实对于应用层来说是不够的:
- 这几个配置都在内核参数中,配置繁琐
- 系统层面的可用其实不代表物理层面的可用,有的 ESTABLISHED 连接其实已经不可用了,但是应用层感知不到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很多框架和库都在应用实现了自己的保活机制( KeepAlive ),本质上与系统的机制类似,也是通过心跳包来探测连接是否可用。
当使用 LVS 作为四层代理时,如果Linux 的TCP 保活时间高于 LVS 保活时间,那么在LVS主动断开连接后,Linux却不知道连接已断开,这时候分几种情况:
- 去 read 该连接会得到一个
Connection reset by peer
orEOF
错误,这个取决于当前连接状态,暂时没找到靠谱的答案, - 如果 close socket时缓冲区依然存在数据,那么会发送RST包,而不是FIN包,来告诉对端这是一次异常关闭,另外 linux 会在进程退出后使用这种方式关闭掉所有尚未关闭的socket
- write 会产生 RST 消息,如果继续 write 会产生
broken pipe
的错误。
查看 lvs 保活时间(单位s)
ipvsadm --list --timeout
查看 lvs 连接
ipvsadm -lnc
查看 lvs 转发配置
ipvsadm -ln
这里有一个关于 Mysql 的 典型超时问题 推测是 Mysqld 主动切断客户端连接,但是客户端却没有感知到。
TCP连接超时问题⌗
通常多数 TCP 连接都会依赖 OS 的默认超时时间,那么 OS 的默认超时时间时多少呢,使用以下命令能查看 TCP 重试相关的次数,而每次重试都是上一次重试时间的一倍,即遵从1s 2s 4s
这样的规律。
这种间隔重试方法被称为 指数退避算法
sysctl -a | grep retries
http 协议: 100-Continue⌗
当 client 需要在 body 放入数据时,有时候数据较大,需要检查服务端是否接受,可以采用使用该协议。
客户端可以在请求头部携带头部 Expect: 100-continue
,curl 命令在 body 大于 1024 字节时会自动携带该头部。
注意以下几点:
- 由于 Server 端不一定会正确处理 100 协议,因此 client 应该在指定的 timeout 之后立即发送body
- Server 接受到 Expect 请求应该先响应 StatusCode 100 再继续读取请求体
http samesite 限制⌗
在chrome 51 之后为了限制 CSRF 攻击,限制跨站 cookie 的访问,如果目标站点设置的 Cookie 没有指定 SameSite
会被认为成 Lax
SameSite
分为三个等级:
- None: 不限制
- Lax: Cookies允许与顶级导航一起发送,并将与第三方网站发起的GET请求一起发送。这是浏览器中的默认值。
- Strict: Cookies只会在第一方上下文中发送,不会与第三方网站发起的请求一起发送。
网络分层⌗
- OSI参考模型中分为了七层:应用、表示、会话、传输、网络、数据链路、物理,TCP/IP 简化为了四层:应用、传输、网络、物理
- OSI参考模型一直没有被广泛采用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诞生于实验室,缺少真实的实践而TCP/IP 则是从实践中沉淀而来
- OSI参考模型一般用于在讨论使用
IP 地址和 MAC 地址的作用⌗
IP 地址用于网络层的寻址,MAC 地址用于数据链路层的寻址。 一个数据包由源地址发往目标地址的时都会经由好几个路由设备,在这个过程中,IP是不变的,但是MAC地址却不断在变化。 而每经由一层链路层的数据包转发,都会被称为一跳( Hop )
在最开始互联网定义几类标准的IP地址(A,B,C,D),后来发现这些满足不了具体的使用场景,于是诞生了CIDR(Classless In-Domain Routing),通过子网掩码来区分网路标识和主机标识,如 9.128.100.0/24,表示前24位用于网络标识,而剩下的作为主机标识。
https 知识小记⌗
名词解析:
- CA: 是证书的签发机构公钥基础设施(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,PKI)CA是负责签发证书、认证证书、管理已颁发证书的机关。CA 拥有一个证书(含公钥)和证书对应的私钥。网上的公众用户通过验证 CA 的签字从而信任 CA ,任何人都可以得到 CA 的证书(含公钥),用以验证它所签发的证书。
- CA证书:由CA颁发,如果用户想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证书,他应先向 CA 提出申请。在 CA 判明申请者的身份后,便为他分配一个公钥,并且 CA 将该公钥与申请者的身份信息绑在一起,并为之签字后,便形成证书发给申请者。如果一个用户想鉴别另一个证书的真伪,他就用 CA 的公钥对那个证书上的签字进行验证,一旦验证通过,该证书就被认为是有效的。证书实际是由证书签证机关(CA)签发的对用户的公钥的认证。主要包含证书发布机构,证书有效期,公钥,证书所有者,签名使用的算法,指纹以及指纹算法。数字证书可以保证里面的公钥一定是证书持有者的。
https 比起 正常的 http 多了一个 TLS 握手,它做了以下几件事:
- Client 发起 Hello: 里面包含自己支持的加密算法和协议版本等和一个 clientrandom
- Server 响应 Hello: 响应自己的证书,选择的算法和一个 serverrandom,如果是双向认证的 https,那么server还会要求 client 提供自己的证书
- Client 验证(Certificate Verify):验证完证书可信后,产生一个随机数(pre-master),用证书公钥加密发,如果是双向认证,那么Client还会一起发送自己的证书
- Server 最后响应:client 和 server 会通过 client-random, server-random, pre-master 计算出一个用于对称加密的密钥,最后使用该密钥加密一段数据发送给client,交换完成,如果是双向认证,那么这里还会认证 Client 证书后才会继续后面的操作。
至此握手完成,此后的通信两者会通过,这多说一点:CA证书是怎么确保自身的正确性的?签名只能防止内容不被篡改,但是如果本身包含的密钥就是伪造的呢?答案是这个证书会和系统信任的证书进行对比,如果证书是可信的(包括公钥,提供方等等信息都比对),才会继续进行下去。当然你也可以设置允许不信任的证书工作,但是有被中间人攻击的风险,比如当你打开一个证书过期 or 不被信任的 https 网站时,浏览器都会提示你是否继续。
再聊聊如何检测证书可信这个流程,这里有个所谓的信任链,即:你信任了 A,A 给 B 签发了证书,B 给 C签发了证书,然后你自然也信任了 C,这个过程会在检测证书时执行。
应用眼中的TCP⌗
平时我们基本都是使用各个语言封装的 web 框架,很少会去直接进行 socket 编程,这会让我们忽略很多问题。 比如:
- 建立socket基本都很常见了,但是在linux中有几个内核函数用于 socket 通信:write, send, read,recv, shutdown, close,你知道正确的关闭顺序吗?怎样做才能保证数据包的完整性
- 在应用层来看,对 socket的了解必须要通过 read/write 来接触,当对端关闭后,read 会得到一个 0 标识对端已经关闭了(在golang里面会封装成 EOF),或者 write/send 得到一个 -1,需要 close 掉,如果使用了 shutdown 函数,那么会通知所有的 socket参与方,这个连接已经关闭,但是不会关闭句柄,需要在之后调用 close 释放资源
- 如果程序监听系统的信号,可以获取到哪个FD已经被释放的信息(走shutdown),然后关闭这个连接(这个暂时没有确定,只是看到有相关信息,在stackoverflow上的回答表示永远只有一种判断socket是否已关闭的方法,就是 read/write)。
TCP的传输速率⌗
首选你必须要熟悉TCP传输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:滑动窗口,拥塞控制,建议阅读这些文章,非常详细地讲解了TCP传输的知识:
TCP传输速率有几个关键词:发送窗口(swnd), 接受窗口(rwnd),拥塞窗口(cwnd) 其中 swnd = min(rwnd, cwnd),因此最终发送窗口的大小决定了整体的传输速率,而另外两者和什么有关呢,参考:
- rwnd: 和接收端的缓冲区大小有关,如果应用消费数据的速度比tcp接收速度更慢,那么很快buffer就会被填满,此时系统将会不断调整ack时返回的 windows size,甚至可能降低为0
- cwnd: 和网络质量有关,拥塞算法其实包含几个关键动作,一般会以一个
MSS
为初始的 cwnd大小,然后指数上涨(慢启动),当超过ssthresh
定义的阈值后会呈线性上涨(拥塞避免),如果发生了丢包现象,可能会进入拥塞发生
or快速恢复
的场景中,这取决于丢包的规模,到底是连续丢了很多包还是小部分丢包
而传输速度和什么有关?几个关键要素:
- 带宽(bandwidth):这个很容易理解,就是你的网络通路有多大
- RTT(RoundTripTime):也可以称为延迟,你到目标的延迟越大,意味你想要消费完带宽则需要在一个RTT的窗口(为什么是一个RTT,因为TCP下发送一个包出去还需要等待ACK包回来,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传输,虽然你可以并行发送大量的数据包,但是你也必须要等待ACK之后才能继续发送, RTT 可以通过 ping 命令得到)内发送更多的数据
- R/W 缓冲区:我们在第二点提到,延迟越高,我们就需要在一个窗口内发送更多的数据,而能发送更多的数据受到两点制约:系统读写缓冲区、带宽,后者很容易理解,就算你的 swnd 足够大,但是如果你的发送/接受缓冲区没这么大,那么你也不可能在一个窗口内发送更多的数据。
知道这几个关键要素后,我们就可以提炼出以下几个结论:
- 如果你想利用满带宽,那么需要 R/W 缓冲区必须 > BDP(Bandwidth-delay product,带宽时延积,它代表处于Bytes in flight的大小,即在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包)= Bandwidth * delay,比如时延 100ms,带宽 10Gbps,如果你想得到理想的下载数据,那么需要将 rw 缓冲区设置 > bdp = 10G * 0.2 s / 8 ~= 200MB ,一般设置为两倍,同时你的应用处理速度也必须要比你的网络传输速度更快,否则很快就会堆满缓冲区
- 当你的RTT大于1s时,你不可能达到你的带宽最大速度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MSS限制了每一个Segment的大小,但是现在由于 TSO(TCP Segment Offload) 特性,我们在 tcpdump所看见都是比较大的数据包,具体切分会交给网卡去做,因此在 tcpdump 是看不见小包的。可以参考 Wireshark 中 Len 远远大于 MSS,Why
BTW: Linux的接收和发送缓冲区位于:
/proc/sys/net/ipv4/tcp_rmem
/proc/sys/net/ipv4/tcp_wmem
or
sysctl net.ipv4.tcp_rmem
sysctl net.ipv4.tcp_wmem
按顺序分别为 min default max 的值配置 如果要修改缓冲区,除了修改刚才上面的几个值外,还需要设置:
/proc/sys/net/core/rmem_default
/proc/sys/net/core/rmem_max
/proc/sys/net/core/wmem_default
/proc/sys/net/core/wmem_max
中的max值。
net.core.wmem_max
为全局的socket配置,根据这里的描述,linux在计算buffer时会取 tcp_rmem
和 wmem_max
中的更高者
参考资料: Socket缓存究竟如何影响TCP的性能 Robin Marx: QUIC 和 HTTP/3 队头阻塞的细节
http1.1, 2, 3⌗
http1.1 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协议,默认启用KeepAlive特性,这是它和 http1.0 的区别之一, http2.0 实现了多路复用(multiplexing,减少http层的队头阻塞问题),包头压缩(header复用,哈夫曼编码字符串和整数),二进制编码内容等特性 http3.0 是基于UDP,内部直接包含了tls协议,对整个packet进行加密,自己实现了拥塞控制等特性,由于使用udp,有几个特点:
- 没有连接的概念,因此会少了握手时间
- 在弱网环境进行网络切换时页没有影响